037章 笔刀_宋士
笔趣阁 > 宋士 > 037章 笔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037章 笔刀

  有一些事情是你永远无法忘记,那就是你的出身,你的民族,那是你血液里流淌的东西,你永远无法改变。

  契丹统制燕云之地时,在民俗文化上,从来不强迫幽云汉人。汉人穿戴自由,汉人服饰、契丹服饰皆可。契丹、汉人通婚,政治文化上并无歧视。到了辽国后期,汉人、契丹人杂居,服饰上已很难区分。辽人自诩为:“武修文物,彬彬不异于中华。”

  辽亡之后,宋朝接管燕云地区,由于愚蠢的地方政策,以及宋人军事和政治上的反复无常和无能,硬生生地把燕云汉人推向了汉化程度低下的女真人一方。

  女真人南下屡次受挫,没能有效控制两河地区,导致他们不得不加大对燕云之地汉人的盘剥,以维持其高昂的军事所需和损耗。

  军事上首当其冲,燕云之地的汉人纷纷被应征入伍,转运粮草、修路搭桥、攻城拔寨,历史上所谓的“签军”,也先期到来,只不过由两河变成了燕云和两河北部。

  这种强行抽调汉人壮丁的做法,在人口并不稠密、汉人居绝大多数的燕云之地民怨沸腾,反对声极高。原因在于汉人入伍以后,大多只能作为炮灰,而并无真正的军人地位。

  每逢大战,女真骑兵胜则追击,败则聚拢而退,进退自如。而汉人则是步卒,遭遇恶战,胜则不足为喜,战功都为女真人据有。败则死伤累累,血流成河。

  于是,在燕云之地,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。一个是汉人的士大夫阶层,以故辽旧臣居多,他们高官厚禄,养尊处优。一派则是汉人的底层百姓,他们承担巨大的兵役税赋,还要面临拉丁入伍的厄运,早已经是不堪重负。

  民怨沸腾之下,一些偶然而又敏感的外界因素,往往能打破这些汉人底层百姓、年轻士子的心理平衡,何况是他们心底里最不愿提起,却又最骄傲的东西。

  燕京城西的荷花池边,一处亭台楼阁中,锦缎作幕,西域织毯遮地,美酒佳肴,果蔬点心置于石几之上,一角还放着弓箭,长刀等物。楼阁前的一棵老树上,拴着几匹鞍辔齐全的骏马。

  楼阁一旁的荒地上,几个下人正在处理几只刚打下的山鸡野物,炭火已经生起,铁架也已经搭好,就等着炙烤猎物,大快朵颐。

  围绕着石几而坐的几个年轻男子,一边喝酒,一边高声交谈。几人身上短衣劲装,但却都是绫罗绸缎,锦衣华服,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。

  “今日一行,可是打了不少猎物。真是爽快得很啊!”

  说话的男子名叫时韬,20来岁的样子,颌下一点短须,剑眉星目,看起来颇为英俊,只是身材瘦弱了些。

  时家在燕云之地,乃是名门世族,人多势众,族中子弟在朝为官者众多。尤其是时韬的叔父时立爱,乃是女真已故二太子完颜宗望的左膀右臂,中书门下平章事,燕京留守。

  时立爱从为完颜宗望谋画数年,尤以侵宋不遗余力,劳苦功高,被金国封为陈国公。

  但也正因为如此,时立爱上了报纸上刚刚登出的“汉奸榜”,且位列三甲。

  “时兄所言甚是。秋日轻裘纵马,登高而歌,诗酒趁年华,实为人生一大乐事!”

  旁边身材彪悍,小眼睛的谢一峰端起酒杯,悠然地饮了一口。

  黑胖的李华摇摇头道:“只有咱们三人到此,周炎、刘云、张中夏,这几人都未应邀而来,实在是有些扫兴。”

  这三人都是燕京城有头有脸的年轻俊彦。时韬是燕京留守时立爱的堂侄,李华和谢一峰二人,都是燕京城的豪富子弟。至于众人口中所提的周炎,刘云,张中夏,几人也都是非富即贵,身份非同一般。

  这些人平日里轻骑骏马,在燕京城招摇过市,平日里游猎玩耍,聚会赋诗,乃至眠花宿柳,往往都是成群结队。今天人数少了许多,难怪时韬觉得有些奇怪。

  “我说二位,刘云他们到底为何没有前来,难道说有什么变故?”

  听到时韬的话,李华摇了摇头,不屑地说道:“还不是那不知何时何处传入的报纸闹的!”

  谢一峰一边吃着葡萄,一边口齿不清地说道:“就是报纸闹的。好像叫什么«警世钟»,是最近几个月传入燕京的。”

  他用手帕擦了擦手,对着正在烤肉的下人说道:“谢二,你到马鞍旁的袋子里面,把那几份破报纸拿出来。”

  他看了一眼旁边皱着眉头的时韬,笑道:

  “时韬,我劝你还是不要看了,看了满肚子都是火气。刘云他们对女真人不满,正在秘密结社,这事只怕会越闹越大啊!”

  “我倒要看看,到底是何物,还能让刘云他们这样绝情,不来见我们这些朋友!”

  时韬不由得摇了摇头,郁郁不乐。

  他和刘云、周炎几人从小一起长大,他不相信几张所谓的报纸,就能让他们恩断义绝,不和自己来往。

  时韬接过谢二递过来的几张破黄纸,摊平开来,看了下去。

  “汉奸,凡出卖汉族利益,背叛中华者,皆是罪无可赦,称之为汉奸………中华旧地,犹以燕云之地汉奸巨多,此辈为图一己富贵,家族利益,投靠异族,煽风点火,可谓数典忘祖,无父无母,无耻之极!”

  时韬看得手心冒汗,聚精会神,继续读了下去。

  “为警示世人,明辨忠奸,特将此汉奸之大名列于纸上,昭告天下,使汉人人人有气节,知廉耻,爱民族,兴国家。”

  “汉奸榜列表如下:

  第一名:刘彦宗(故辽大臣,已死)。

  第二名:时立爱(金燕京留守,故辽大臣)。

  第三名:郭药师(金平州留守,故辽、故宋大臣)。

  第四名:左企弓(金枢密院事,故辽大臣,已死)。

  第五名:张通古(金工部侍郎,故辽大臣)。

  第六名:高庆裔(金西京留守,故辽大臣)。

  第七名:韩企先(金枢密院事,故辽大臣)。

  第八名:耿守忠(金西路汉军都统,故宋大臣)。

  第九名:董才(金东路汉军都统,故宋大臣)。

  第十名:韩昉(金礼部尚书,故辽大臣)。

  第十一名:…………”

  叔父时立爱竟然被列在了汉奸榜第二位,时韬看的怒不可遏,想要一把撕烂报纸,却又忍着性子看了下去。

  “女真蛮夷,狼子野心,罪不可赦。自宣和末年金人南下侵宋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我汉人尸积成山,血流成河,千万百姓流离失所,水深火热。金人所犯之罪行,罄竹难书……”

  时韬若有所思,缓缓点了点头。别的不说,光是那燕京城东南的奴隶市场,这几年进出的汉人奴隶,就不下十几万之多。汉人奴隶妻离子散、凄惨绝伦的命运,的确是让人不忍卒视。

  “国贼,杀我族民,毁我文明,既有汉人,亦有金人、夏人,而今则以金人居首,夏人次之,宋人附尾,人人皆可杀之。现将国贼之名单,依所犯之罪行,附于纸下,望国人谨记之。”

  时韬精神一振继续看了下去,他倒想知道这国贼的排位,到底是怎样的。

  “国贼榜名单:

  第一名:完颜吴乞买(金国君主)。

  第二名:完颜宗望(原金人东路军侵宋元凶,已死)。

  第三名:完颜宗瀚(金军西路军元帅,侵宋元凶)。

  第四名:完颜娄室(金军西路军都统制)。

  第五名:完颜宗弼(金军现东路军主帅)。

  第六名:完颜银可术(金军西路军副都统制)。

  第七名:完颜宗干(金国相)。

  第八名:完颜希尹(金军右路监军)。

  第九名:完颜昌(金军监军)

  第十名:李乾顺(西夏君主)。

  第十一名:…………”

  时韬看完,呆了半晌,恍然若失。

  “尔等堂堂华夏后裔,炎黄子孙,数千年文明,高贵如斯,却于岩居穴瞑之蛮夷野族之膝下,奴役本族之百姓,致使尧舜之文明故邦,竟成腥膻弥漫之地。凡汉家儿郎,宜高举义旗,奋起抗争,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……”

  时韬抬起头来,饮了一杯酒,指着报纸涩声道:“李华,这就是刘云他们不愿意和咱们在一起的缘故呢?”

  李华点了点头,面色也是无奈。

  这些日子以来,随着这报纸在燕云十六州之地传播,“民族”与“汉人”的字语在燕云之地也成了热门话题。许多汉人,尤其是年轻人,又悄悄穿回了汉家衣冠。不知不觉中,结社的年轻士子多了起来,“炎黄后裔”、“春秋大义”也成了他们热议的话题。

  往日里,他们只是浑浑噩噩地活着,并不知道自己出身的高贵。如今谈到自己的先祖,谈到自己的文明,那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、自豪感,从心灵深处全部迸发了出来。

  就像报纸上所登的一样,“华夷之辨”乃是确立自己的民族、自己的文明。“国家民族”则是提醒众人,要忠于自己的民族,。“蹈义而死”,则是要人人有牺牲精神,建立中华文明的理想国。

  “刘云想要做回汉人,又岂是那般容易!”

  谢一峰摇摇头道:“戎狄蛮夷,南人视我等为番人,女真人又当我等是汉人。汉人孱弱不堪,又岂是女真人之敌手。原来还有个王松,现如今王松已死,汉人又是一盘散沙。这天下乱糟糟的,不知道要到何时?”

  “谢兄弟,你说的甚是!”

  李华黯然垂头道:“可是,你能否定自己是堂堂正正的汉人吗,我等谁都没有办法否定!”

  时韬苦笑道:“可不是吗?不然我伯父又为何被称为“汉奸”,而不是“女真奸”、“契丹奸”。就如董才和郭药师一般,即便是被赐为完颜姓,可他们还是汉人。谁也改变不了自己的民族!”

  烤好的野味被端了上来。原本兴致勃勃的几人,此刻都变的索然无味。

  一阵秋风吹过,谢一峰不由得裹紧了衣裳,嘴里面轻声说道。

  “秋高气爽,草长马肥,恐怕女真大军又要难下,两河、陕西,甚至是中原之地,又要遭遇一场浩劫,真可怜了那些汉人百姓啊!”

  平日游手好闲的豪门子弟,莫名地发出了一声感叹,感伤起自己同族的命运来。

  李华二人见时韬只是摇头叹息,没有意料中的暴跳如雷,都是有些惊诧。

  谢一峰摇了摇头,俱是亡国之人,难免会心有戚戚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mm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mm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