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2章 第两百八十二章自由奢华的汴梁12_在名著世界当貔貅[综]
笔趣阁 >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[综] > 第282章 第两百八十二章自由奢华的汴梁12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82章 第两百八十二章自由奢华的汴梁12

  六年后

  苏叶坐在客船上,由东水门进汴梁,沿着汴河一路来到利仁坊,方靠岸下船。

  利仁坊是内城比较富贵的坊市,在这里居住的,大部分都是当官的,房价也是贵的离谱。

  旁边的光华坊有着开封府,明堂,秘书省,尚书省等官衙机构,因此东街这边,居住大部分都是官员。

  苏叶能在这里拥有一栋66间房的住宅,还是因为苏母当时买的早,又正好碰到了一位贪官被查出贪赃枉法,判了流放。名下有六栋豪宅充公,而这处,是他用管家的名义买的,也被充了公。

  查抄的房子被重新拿出来售卖,按理来说会比市价低一点,再加上位置实在好,本该被那些官员哄抢的。

  可这处屋宅相比其他动辄一百多间的,就显得小了,另外主人不住,又在管家名下,就被拆分当成了租房,租给来汴梁读书的学子们。

  人一多,又没有精心保养,房子自然坏的快,不仅有漏雨漏风等问题,而且到处都是破破烂烂。

  房子买了不一定能住,得推翻了重建,那大伙就不乐意了,性价比不高啊。

  一来在汴梁,买地皮不便宜,可重新起一栋房子的价格更高,宋朝的房子好装修,为了装饰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钱,因此这是和地皮一样昂贵的花销。

  花了比周围房子一样的价格,结果却买了一栋破房,还得自己重建,这换谁都不乐意。

  于是这里就被苏母捡了漏,花了三千多两,购买房契地契,又花了两千多两重建。

  当时觉得不值,因为这里的房价值不了六千两,几乎是周围房子的两倍。

  但这十几年,北宋的经济飞速发展,汴梁人口也越来越多,更多的官员都买不起房,导致这里的房价节节攀升,没有七八千两银子,还拿不下这栋房子。

  也就是说,苏母实在做了一桩投资颇丰的买卖。

  而这也便宜了苏叶,在汴梁直接有现成的落脚点,关键还靠近汴河,出门那可太方便了。

  房子一共是两进的,其实是三进改成了这样,前面一进有九间,分别是正厅,大堂,左右厢房,以及下人居住的倒座房。

  第二进是个大大的花园,小桥流水,山石造景,湖中心有观水亭,外围是一圈房子,把小小的人工湖围起来,总共有四十多间,用途不同。

  这是一个不太符合规定的房子,看起来就像是酒楼那种建筑,坐在厢房里,能欣赏到院中的美景和亭中心的表演。

  没错了,苏母就是按照酒楼的模式建造的,她是个江湖人,自来也没见过官宦人家的宅邸,当然也看不懂他们那些意境,以及虚虚实实的造景。

  但每次来汴梁,她住的都是遇仙楼这种顶级奢华的酒楼客栈,她觉得,这就非常奢华和舒适了,因此当初修建的时候,就按照这个样子来。

  好在当时还没有对房屋建筑有过多规定,大家建成什么样,纯凭自己的喜好。

  现在就不行了,处处有规矩,房子不是你想造,就可以造的。

  苏叶也觉得这样的房子住着很舒服,人家酒楼一切宗旨都是为了服务,当然处处考虑到了舒适度。

  说实话,在有雇佣下人的情况下,这种房子简直千好万好,无一处不好。

  当然前提是有人帮你打扫清理,时时维护,也有人洗衣做饭。

  苏叶自然有这个财力,直接雇佣了十来人,其中厨房就有三位,两名厨子和一名小工。

  在宋朝,那些可以买卖的奴仆基本没有,都是雇佣,合同长的签十年,十年后看是否续约,可以请人继续干。

  相对地他们的工钱也就比较高,好的厨师一天需要500文,而能干的婆子一天也要差不多200文,因此这宅子里每月的花销至少在300两上下。

  除了这些人的工钱,还有吃穿,养车马的钱,维护房子的成本,所以在开封想要生活过得好,免不得大出血。

  当然了,苏叶是不担心的,先不说苏母留给原主在汴梁的产业,就够她一辈子吃喝不愁了。

  加上霸刀山庄现在正在经营的,以及苏叶这六年来的经营,每年至少十几万两收益,花这些是轻而易举。

  苏母置办的产业中,除了这一栋房子,还有三间铺子,一间在通力坊,一间在安业坊,都在内城城西,繁华的商业地带,铺子不大,可以开一间脚店了,因此租金不便宜,每月的租金200两左右,加起来就是将近400两。

  最后一间在外城,靠近国子监,被租给了一家经营青楼生意的,那个房子大,直接有三百多间,中间还有园林设计,每月租金300多两。

  这里加起来就超过了700多两,完全能覆盖宅子里的开销,还能剩下一半用来花销。

  另外,苏母在城郊买了一百亩的下等田,和一百亩的山地。

  所谓下等田,并不是它的地力有多差,或者没有水源可以灌溉,而是离汴梁稍微有一点远,运输需要翻过一个缓坡,不是很方便。

  再加上那块地只是往年被开了荒,后来战乱百姓都逃了,就变成了荒地,但官府的登记,却是下等田,得按照下等田的价格购买。

  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啊,因此就一直空着。

  苏母心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,江湖人经营势力,大部分都是找个山头,先修建房子,然后收弟子。

  大部分弟子给孝敬钱,他们拿去买铺子买地,然后把地租给附近的农民耕种,或者收一些给不起孝敬的弟子,让他们从事耕种,顺便学武。

  而往往这些地,就是开发自己所在的那个山头,因为离得近,也往往都是一些荒地,甚至没有经过开发的。

  江湖人很少去计较这些地里的出产怎么样,因为那些基本不卖,只供自家吃,省的花钱买了。

  他们要是想赚钱,多收一些富贵子弟当徒弟,或者收本地富户的孝敬即可,何必累死累活种田呢。

  苏母也是这个思想,在汴梁郊外买地,为的是给自家供粮食。

  也因此,这个稍微便宜点,交通又不方便的地方,就被她选上了。

  没办法,更好的地方被那些官员或者富商占据了,想买都买不到。

  买下之后,前面好几年都没什么出产,因为要养地,一直种的都是一些蔬菜。

  经过十多年经营,现在才刚刚成为中等田,可以种植水稻,小麦,和各种农产品了。

  另外,那个小山头经过修整,种了一些果树,散养着鸡鸭鹅,牛羊猪等牲畜,每年运到汴梁一卖,再扣去雇佣佃户的工钱,能有个一年七八百两吧,远远比不上商铺赚得多。

  关键十几年过去了,它总共也就给苏家带来了一千多两的收益,这还是近几年攒的。

  那么钱哪里去了

  当然不是被管事贪了,他还没那个胆子,敢贪江湖人的钱。

  其实大部分都被拿来修庄子和路了,苏母听说大户人家在郊外都有庄园,所谓庄园,不仅有田有地有山,还得有堪称园子的建筑。

  反正也不缺这点钱,索性她也修上了,刚开始几年,地里的产出不行,只能建几栋屋子,临时让雇佣的仆人落脚。

  后来收益上了正轨,就越修越豪华,房子有两百多间,里面亭台楼阁,水榭游廊,应有尽有,更有练武场和花园等占地面积巨大的场所。

  总共花了好几万两,才在三四年前修成。

  而剩下的钱,当然用来修路了,不是不方便嘛,苏母直接大手一挥,在山的中间挖出了一条宽阔的道来。

  这样一来,运送就不用上坡下坡了,再把连通进城的路修一修,可以直接用牛马车通行。

  现在除了路稍微远一点,需要三四个时辰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
  因为苏母的慷慨,附近的地居然再一次成了香饽饽,被官员富商买下,开发成农田。

  这样一来,苏家庄子的郊区,也就没那么郊了,而且地价也涨了,虽然依旧没有回本。

  但不得不说,苏母真是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,至少这让苏叶在城里,完全不缺粮食吃。

  也不用担心遇到战争或者天气不好,粮食减产,粮价上涨的情况了。

  钱不钱的还是小事,最主要保证了她不会缺粮。

  而这些都是苏母和原主留给苏叶的财富,能让她在汴梁过着舒舒服服的生活。

  另外,霸刀山庄那边,也重新恢复了产出。

  当年万众门的事发后,苏叶随即消失,但这不代表事情就这样结束了。

  万众门里的财物大部分被苏叶带走,剩下的充公,而那些人,参与了霸刀山庄灭门的,都被砍了头,剩下的也没了武功,还没了金钱,只能灰溜溜地躲起来,过着普通日子。

  但这件事几乎传遍了江湖,所有人都见识到了苏叶的手段,和残酷毒辣的性格。

  至此,再也没人敢打霸刀山庄的主意,即便现在的霸刀山庄只有雪松夫妻和零星几个人在,也没人敢对付他们。

  苏叶后来回去过一次,给雪松夫妻永久改头换面,让他们彻底成为霸刀山庄的管家和管家夫人。

  另外,苏叶还给了他们一套功法,是在陆小凤世界收集的,在那里都能算一流,更别说这里了,而且相比之下,是完整传承的武功秘籍。

  夫妻二人都学了,然后招收了一些弟子,重新把霸刀山庄建立起来。

  但和以往不一样,这次走精而少路线,两人只代苏叶收了六个弟子,剩下的都是雇佣的杂役,教一些拳脚功夫,为的是护卫山庄安全,剩下的不管。

  弟子们学成后,就被安排去了山庄旗下的产业,管理那些,而雪松夫妻就可以不再管理杂务,而是跟在苏叶身边,走南闯北。

  因为这番改规矩,霸刀山庄的产业,每年能给苏叶带来万两白银,多的她也没要,就让那些弟子们收着了,全当他们的提成。

  而最最赚钱的,其实是苏叶游历六年,一手经营起来的运输贸易线。

  其中有六条最为赚钱,其中一条是从四川眉山出发,沿岷江南下,沿长江东行,到达江陵,后由淮河北上,进入汴河,抵达开封。

  这一路经过好几条水系,也路经六个江湖势力范围,苏叶颇为耗费了一些精力,和他们周旋,签订了合约。

  自此之后,四川各地的特产,都会以一个极快的速度,运送到汴梁贩卖,最快半个月就能到达,最晚也只需要二十来天。

  别说是花椒这等容易保存的香料了,就是水果,也可以在熟透前,抵达金陵,临安,然后北上汴梁,进入大宋第一大城。

  在四川,苏叶签订了十几个大单子,有关于香料的,也有水果蔬菜粮食等。

  本地的江湖势力会负责采摘,送上货船,然后沿路由那些江湖势力护送,直到进入汴梁,也有本地的地头蛇接手入库。

  全程苏叶只要派两个人看着就行,剩下的不需要她多操心。

  而这一来一回,她却可以从中赚取每年三四万两白银。

  除了这条线之外,还有从东南沿河到内陆以及汴梁的路线,运送茶叶和海鲜。

  宋朝内地吃河鲜比较多,海鲜是相当少的,一来保存不方便,二来运输非常困难。

  苏叶想到了硝石制冰的方法,先用硝石制冰,然后用这些冰来运送海鲜。

  这应该算是比较早的冷链了,这样做能让人在汴梁,也吃到海鲜,增加了食物的丰富程度。

  但相对来说,运费也是相当的高。

  高没关系啊,汴梁有的是有钱人,他们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,越贵越难得越喜欢。

  这些海鲜也不会供给普通人,有三条销路,一是供给大内。

  皇宫有专门的购买渠道,运来购买最新鲜的食材,供给大内的皇帝和后妃们。

  另外官员上衙,中午也供给午餐,因此御膳房也要中午这一餐,需要的食材自然不能少。

  所以他们有专门的采购团队,而这些是由太监负责的。

  苏叶找到了一个专门负责海鲜的太监,没错,大内有专门收购海鲜的,只不过这年头海鲜不易得,相比之下,河鲜更简单一点。

  每年十二个月,都有不同的河鲜敬上,比如刀鱼,河豚,虾等等,每月都不一样。

  因此这些专门负责河鲜的太监们,繁忙的同时,也赚得盘满钵满。

  可负责海鲜的就不一样了,他们每年只能采购一些干货,比如干鱿鱼,或者带鱼之类的。

  但在宋朝,上层阶级是不喜欢带鱼的,带鱼采买回来,也只能供给宫人,宫女,太监和侍卫之类的。

  所以这些太监的地位比较尴尬,属于比较有钱的采购部门,却领着捞不到外快的差事。

  对于苏叶送上来的海鲜,他们自然万分欢迎。

  为了和他们达成合作,苏叶还特意从东南沿海收集了好几位名厨,敬献上去。

  这些人擅长做海鲜,有了专门的厨师,以及冷冻快速运来的湿货,短时间内,海鲜成为了皇上和后妃们最喜欢的食物之一。

  所谓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,皇帝喜欢,还在佳宴上专门摆出来,官员们尝到了这种和河鲜完全不同的美味,顿时就跟风上了。

  于是他们争相购买,价格再贵都乐意,尤其是办宴席的时候,如果没有一两道拿的出手的海鲜,都显得档次不够了。

  最后就是那些大酒楼,他们往往是最敏感的,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海鲜热,和苏叶签订了长期供货单子。

  他们才是生意的主流,皇宫那是赔本赚吆喝,从内库赚的银子,转眼打点给那些太监了。

  而官员们的后宅,买多买少是不稳定的,他们或许今天开宴会,要的多一点,明天无事就少一点。

  而且每人的口味不同,喜好的海鲜也不同,因此在他们手里能赚高价,但真正稳定的订单,还得是各大酒楼。

  他们几乎可以把货品包圆了,一年四季,到什么海鲜他们都要。

  而且这是独一份的生意,由硝石制冰冷冻,属于是秘方的范畴,再由有武功的人快速运送,普通商人也很难做到。

  因此光这个生意,苏叶每年就能赚七八万两。

  其实应该更高的,毕竟每年的流水,超过了三十万,但无论是特制的船只,硝石的花销,还是雇佣那些江湖门派,都不是一个小数目,苏叶直接让利了70,才促成了这单生意。

  好处是她完全不需要操心,沿海那边打渔,冰冻,上船,都有专人负责。

  汴梁这边一到货,直接被人领走,前后她只需要派一个人看着就行。

  而这人被苏叶安排了江班,这家伙确实机灵,在周青峰没死之前,直接坑了他两万多两,之后一分没要,全都孝敬了苏叶。

  苏叶把他带在身边,让他学着和那些江湖人,酒楼老板,太监们打交道,而他也做的很好,还自发组织了一个小队,专门负责监督这条海鲜运输线,避免有人和他们抢生意。

  他这种做法,确实及时发现了好几次,有人想要效仿苏叶。

  苏叶直接打价格战,给渔民更多的优惠,也给负责运送的江湖人更高的提成,顺便把销售渠道掌握在手里。

  导致了高端市场,只有她能做成,剩下的人运来的海鲜,只能给那些普通的酒楼,以及城内一些比较有钱的百姓。

  这样一来,大家的目标市场不一样,再加上海鲜折损率非常高,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赚钱,在他们看来,至少比不上茶叶,于是做这一行的,就少了很多。

  但其实,这行是相当赚的,苏叶要不是为了省事,一年赚个十七八万两相当容易。

  但那需要操心的就多了,不仅要认真把控数量和质量,还得积极找货源,得在海鲜坏之前,更快的售出去。

  那可就太累了,现在多好,赚得少一点,但省事啊。

  每年开给江班和他那些兄弟们的工钱不超过一千两,她完全可以轻轻松松赚钱。

  而且赚的比茶叶生意也不差,茶叶因为是公认的赚钱,所以经营这一行业的,不在少数,竞争非常激烈。

  苏叶原本没打算做的,只是恰好,有交好的门派,手底下有茶山,比如峨眉派,就拥有着占地几百亩的茶山。

  他们往年也卖,但相比起卖给商人,他们当然更愿意和苏叶打交道,于是苏叶也做了三种茶叶生意。

  而这些茶叶,会被运往边城榷场,换成毛皮和药材,再运往汴梁等地售卖。

  另外,苏叶还做了胡椒生意,现在的胡椒基本是从东南亚进口,越南,菲律宾,马来西亚等地,是胡椒的主要产地,大宋境内也有种植,但总数不超过百斤,因此胡椒价格居高不下。

  因此那些海商出海,最重要的货物就是胡椒,所谓一两胡椒一两金,这个无论东西方,都是硬通货。

  苏叶有做海贸,但因为是搭福龙镖局的顺风船,每年的租金都不低,最大的作用是运来她想要的东西,贸易倒是其次。

  因此苏叶在海南琼山的大坡镇购买了大量的土地,专门种植胡椒数。

  这里是后世发现,种植胡椒最好的地方,因为高温和长期湿润,种出的胡椒纯正浓厚,味道辛辣,品质非常好。

  这是苏叶占了时代的光,提前占了这地方,不然到了后世,也是相当好的胡椒产地。

  总之,苏叶在这里买下大片的土地,专门种植胡椒。

  今年会是胡椒产出的第一年,可能产量会受限,但到了明年,售出二三十万两完全没有问题。

  另外,海南那边因为地广人稀,苏叶顺便购买了一些土地种植甘蔗。

  甘蔗榨糖在宋朝已经有了足够成熟的工艺,苏叶再稍微改良一下,使之更适合保存。

  糖到哪个年代都是奢侈品,不管多少都卖得出去。

  但受限于人手不足,苏叶雇佣了大量当地人,也只不过能打理不到一百亩的甘蔗地,因此每年差不多给她带来两万两的收入。

  想到甘蔗,苏叶自然而然想到了甜菜。

  上辈子德国甜菜事业,给她带来了足够的财富,而现在也可以。

  因此在处理好甘蔗的事后,她第一反应就是去北方种植甜菜。

  和海南的地广人稀不太一样,甜菜适合的种植地是在辽国,西夏和西州回鹘,而这些统统在境外。

  如果是普通的商人,他们自然不敢离开宋朝本土,只会在榷场做生意。

  但苏叶不一样啊,江湖人的势力也分布在这些地方,而且越是在这些国家,江湖人的势力越大,他们几乎能和国家政权分庭抗礼。

  或者说,他们的江湖人,就参与了国家管理,属于特权阶级。

  而他们也拥有大片土地,还有大量奴隶。

  和宋朝不一样,这些国家依然有奴隶,每个奴隶主都掌握了大量奴隶。

  平时这些奴隶放牧,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特别多的经济效益,现在苏叶找到他们,让他们帮忙种植甜菜,之后她会派人来收购。

  说起来这比他们以往的收益,直接翻了一倍,那他们当然答应了。

  种植交给他们,运送照样交给江湖人,然后苏叶只要牢牢掌握甜菜榨糖的工艺,完全可以赚得盆满钵满。

  而且糖在北方,西北这些地方,也是硬通货,可以带来珠宝,金银,毛皮和羊,甚至是马。

  北方最赚钱的当然是马,但他们的马不会轻易卖给宋人,但只要有渠道,也不是不能买来。

  这些马到宋朝后,可以卖出几十上百两一匹的价格,轻轻松松就能赚几万两。

  当然前提是,你能把这些马运回来,这可比运糖要难得多。

  可只要有那些江湖人在,运马也是安全的,至少不用担心被劫掠。

  甜菜榨糖也是刚刚铺设好,营收要等明年,前几年都是亏本的,但可以想见,等到走上正轨,这将是苏叶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。

  苏叶算了一下自己的总收益,今年只有十七八万两,可到了明年,直接超过了四十万两。

  算完这些,她就没再天南地北的跑了,有这些足够了。

  一年四十万,她是个练武之人,活个六七十年轻轻松松,等她死,能赚三千万两。

 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,以后每年收入都会逐年增加,并不会一成不变。

  当然了,赚的这些钱,换成金银珠宝,再兑换成星币,也都是小头。

  真正赚钱的,还得是那些特殊能量。

  这也是她这些年到处游历的目的,她甚至还乘船去了一趟海外,耗时一年,结果一点收获都没有。

  苏叶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,依然没有找到特殊能量。

  她只能安慰自己这个世界应该是没有,因此在奔波了六年之后,她直接放弃了,打算在汴梁定居。

  选择汴梁的原因很简单,这里是她大量货物的集散地,在这里坐镇更方便。

  再加上此时的汴梁,几乎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,没有之一。

  人口达到了百万,各种娱乐更是登峰造极,要说哪里过的最滋润,非汴梁莫属。

  而有钱的人在汴梁,更是能如鱼得水。

  现在的苏叶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有钱了,而是相当有钱。

  她现在除了一个官身,什么都不缺,当然了,以她江湖高手的身份,那些当官的也不敢轻易得罪她。

  要是一不小心被她杀了,哭都没地方哭去,因为现在的江湖,几乎没人能抓得住她,开封府也不行。

  毕竟开封府最大的战力,就是御猫展昭了。

  但是早在六年前,就已由江湖人证实,展昭是打不过苏青禾苏姑娘的。

  因此,她在开封住着,绝对是舒服又自在,加上请得起仆役,就更加悠闲自在了。

  早上起来,家里不开火,不是厨师不做,而是她昨晚就交代了,要去外面觅食。

  汴梁城的早餐店独具特色,不仅有各种养生早茶,有面,混沌,各种饼,还有各种果子。

  苏叶走到一家茶汤摊,点了一碗桂圆荔枝汤,这是甜的,暖暖喝下去,整个胃都苏醒了。

  隔壁是一家混沌铺,皮薄馅大,里面是猪肉和春笋,现在正好是春天,笋是混沌铺老板半夜起来挖的,绝对新鲜。

  热馄饨的味道很浓,用猪骨和一些香料熬制,但汤很清澈,点缀着绿色的小葱,看起来格外诱人。

  苏叶点了一小碗,只有六个,但也只要三文钱,可谓是物美价廉了。

  吃下这六个混沌,苏叶又尝试购买了几种花饼,有甜有咸,有玫瑰花饼,也有火腿为馅料,制作的饼干。

  这里的火腿,其实就是咸肉,和春菜,蕨菜等鲜菜或者干菜一起炒熟,加入饼中,要么烤制,要么油煎,味道非常好,酥脆可口。

  当然了,价格也相当便宜,巴掌大一个,只要两到三文。

  吃完这些,苏叶已经半饱,再吃了一碗羊肉汤面,面少汤多,羊肉也多,外加一根羊骨,总共花了二十三文。

  最后她再拎着一杯卤梅水,酸酸甜甜的口感,适合消食,去勾栏瓦舍听说书。

  昨天她下船的时候,路过一个棚子,正好听到里面在说之前包青天审理的乌盆案。

  苏叶很好奇,这个乌盆案中,到底有没有鬼,而这个世界又是否有鬼魂这种东西。

  于是打算去听一下,如果有,她就要研究一下,怎么对付这种特殊能量了。

  没错,零度把鬼魂称为特殊能量,或者特殊磁场。

  零度的人当然知道有鬼魂的存在,或者说,他们已经能做到剥离意识和脑电波,不然怎么做到穿越呢

  就是他们完成了这一壮举,才能轻易的让零度人进行穿越。

  说来这也是一件比较神奇的事,除了零度的人,似乎其他种族都不适合穿越,他们从生下来,就是和匹配的,人太过脱离,意识或者脑电波消耗会非常大。

  即便那些修仙大能,可以做到分身,甚至斩三尸,却依然需要载体也承载他们的脑电波。

  不然他们的意识会以几何的速度被消散,直至剩下最后的意识核,进入轮回。

  到那时,他就是纯粹的一团能量,不再是之前的自己了,后面随着出生,长大,经历一切,彻底成为完全不同的人。

  很多人都疑惑,轮回之后,自己还是自己吗

  这个得看情况,如果你有本事带着没有被消失的意识穿越,那么你还是你,即便忘记了,依然受到前世的种种影响。

  比如前世他是修仙的人,一生中唯一执着的是追求长生,那么如果你还保留意识,轮回转世后,你依然对修炼和长生感兴趣。

  可如果你消散得只剩下意识核,那么那只是一团能量,并不是真正的你。

  所以轮回后,还是不是那个人,看个人的本事,大部分,绝大部分不是了。

  而零度人的特性在于,他们的意识似乎是受到保护的,并不会随意消散。

  科学家认为,这和他们的空间有关,因为他们的意识未来会是空间的养料,所以在死之前,会被空间保护着。

  也因此,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穿越。

  当然了,这是伪科学,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科学,凡是和空间相关的,零度都研究不出来。

  而这个世界的鬼魂形成,按照零度的推测,是意识核包裹着一层还未消失的意识。

  不是不消散,只是还没来得及消散,或者有什么东西护住了他们的意识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也很快会消散,除非附着在那些天材地宝上。

  可这个世界,还没有一样能被称为天地灵宝的东西,至少苏叶没见到。

  当然了,前提是这个世界有鬼魂,而不是开封府为了找出凶手,而故意编出来的。

  苏叶想过,如果鬼魂真的存在,或许她的特殊能量也能找到,因为让鬼魂存留,并保有一段时间意识的能力,必定是特殊能量。

  找到鬼魂,说不定她又可以暴富了。

  如果是真的话,她就要从系统里翻一翻捉鬼的方法了。

  这么想着,苏叶喝了一口卤梅水,来到昨天听到的说书楼。

  询问过老板,今天一共有六场说书,不同的时段内容是不一样的,有江湖趣闻,有历史故事,也有包青天破案。

  乌盆案昨天讲了一半,今天会继续,不过得等下午,和昨天相同的时间。

  苏叶直接预订了最好的位置,花了三十五文,除了座位的价格,还会送上一壶茶和四碟蜜饯,以及打赏的红花六朵。

  你要觉得谁说的好,可以用上这些红花,然后老板会兑换成文钱,给说书人。

  有那讲的好的,一场就能拿到几千上万朵红花打赏,也就是好几千文,属实是这个时代的顶流了。

  搞清楚这些,苏叶也没有离开,而是坐下来听说书,说的是江湖故事。

  在这六年,江湖上又兴起了不少好汉,比如五鼠,最出名的当属锦毛鼠白玉堂。

  没别的,他长得好看,又喜欢穿白衣,一位白衣翩翩的侠客,扛着一把大刀,时常在空中高来高去,要多显眼,就有多显眼。

  况且白玉堂的个性实在高调,称得上嚣张,因此江湖上他的名声最大,比之四个兄弟,也更加出名。

  一个是鼠,一个是猫,毫无疑问,在汴梁这一亩三分地,锦毛鼠一定会被拿来和御猫比较。

  大家都很好奇,白玉堂和展昭要打起来,谁胜谁负

  而这位说书的,也不嫌事大,把两人拎出来,从外貌到年龄,从名声到武功,再从受欢迎的程度,到性格,全都比较个遍。

  最后得出结论,你猫爷还是你猫爷。

  说书的一锤定音,“结论就是,展护卫每一项都比白玉堂好一点。”

  “那岂不是说,综合起来,展大人比白玉堂好多了”下面立刻有人起哄。

  “是这个理,”说书的居然还点头认同。

  “胡说”楼上的包房传来拍碎桌子的声音,“那猫儿哪里比我白五爷强了你们这些升斗小民,不懂就不要乱说”

  苏叶转头去看,好一个玉面芙蓉俏郎君容貌酷似女子,性格却神采飞扬,衣着华美,相貌俊美,好似富贵中骄养的公子,此时面带愠色,却不显得难看,反是骄傲恣意。

  这是一见就能让人心生欢喜的青年,甚是好看,,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mm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mm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