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潜行_傲娇仙姝踏歌行
笔趣阁 > 傲娇仙姝踏歌行 > 第214章 潜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4章 潜行

  “都什么时候了,还想着外出?”那值守城门的士卒呵斥道。

  “啪——”的一声响起,那士卒被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!出手打人的,竟然是年轻人身边的那位二十多岁的姑娘!

  “你?你,你凭什么打人?”那士卒捂着被扇痛的脸颊,质问道。

  也就这这时候,一个长官模样的人走过来,扫了执意要出城门的那对年轻人一眼之后,又将嘴巴凑到那士卒耳边,轻声地说了些什么。那士卒听了之后,边走向城门边嘟哝着:“长官啊,你,你可不能让他们蒙骗了——”

  那长官怒喝道:“少啰嗦,做你该做的事情!”

  那士卒不敢抗命,开城门去了。

  到城门之外十多丈远之后,那年轻人这样说道:“柯姑娘,真想不到,到了这种时候,还能出得了城门——”

  那柯姑娘淡淡一笑:“廖兄啊,如果出不了城门,你返乡省亲的事情,岂不是要耽误了?”

  “是啊,这年头,兵荒马乱的,回一趟老家,也是不容易啊!”那廖兄感慨道。

  “也不知出城之后,会不会要顺利一点?”那柯姑娘接了一句。

  至此,你大致也能想象得到,这廖兄与柯姑娘,是一对要返回老家省亲的年轻人,至于他们是夫妻还是情侣,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
  两个多时辰之后,一路由西南向东北,这对年轻人,依然走在城外的小路上。

  看看将近黄昏,这对年轻人东张西望着,像是要寻找些什么。也就在这时候,一侧的小树林里,闪出七八个手持利刃的大汉来!

  这廖兄眼见这七八个汉子穷凶极恶的样子,深知来者不善。带着几分惶惑,低声对同伴说道:“柯姑娘,我们,我们走——”

  那柯姑娘会意,挽着这廖兄的胳膊,急忙往回走。

  刚走出几步,偏南一侧也杀出几条汉子,同样的刀光闪闪,慢慢地逼近他们。

  “你,你们想干什么?”眼看腹背受敌,廖哥霎时慌了神。

  那柯姑娘暗暗吸了一口气,竭力要使自己镇静下来:“朗朗乾坤,光天化日之下,你们如此持刀拦路,就不怕王法吗?”

  “小娘们,既然你说到王法,”偏北一侧的那领头的汉子冷冷的说道,“就跟我们走一趟吧?”

  “是啊,”偏南一侧的领头的汉子皮笑肉不笑地说道,“按照王法,我们可以保证你们一路上的安全——”

  听他们的语气,那意思似乎就是,他们就是按“王法”行事的,一路上的安全有保证,至于到达目的地之后,究竟会怎样,那就说不准了。

  “你,你们这是在绑架——”廖兄大声呵斥道。

  “哦,你们有官府的文书吗?”柯姑娘附和着。

  向手下做了个向前的手势之后,那偏北一侧的大汉,又走近了几步:少啰嗦,到大堂上再说!

  “要看文书,就先跟我们回到大堂——”偏南一侧的大汉说着,离这对年轻人只有一丈多远了!

  正所谓“秀才遇见兵,有理讲不清”,这对年轻人尽管不是那些文绉绉的酸秀才,不过,遇到这十多个凶神恶煞般的彪形大汉,同样是无能为力。大概是慑于对方人多势众、刀光闪闪吧,为安全起见,两人放弃了反抗。

  这十多个汉子,先是将这两个年轻人反绑了,在用一块黑布蒙住了他们的眼睛,再押着他们,返回“大堂”。

  这十多个汉子,倒也不尽是草包,道上的规矩与心计,他们也还是烂熟于心的。

  而对于这对年轻人来说,由于眼睛被蒙住了,方向感与距离感,也就难以确认了。不过,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,有些事情,只能相机而动了。

 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,这对年轻人总算重见“天光”了:这是一个十多丈见方的大堂,自己的正前方,坐着两个首领模样的人。偏右一侧的那一个,五十多岁的样子,作平民打扮。偏左的那一个,四十来岁,一副朝廷武官的样子。

  如果换作一般人,扫几眼,看清对方,也就过去了。然而,对于那柯姑娘来说,事情却没那么简单。首先,既然这是大堂,首座为何要安排两个座位呢?其次,平民与武官平起平坐,又是什么意思呢?这所谓的“大堂”,是衙门,还是军营?或者,只是江湖上的大厅?总而言之,一时半会儿之间,还真是说不清楚!

  “这位兄弟,”只听那武官开口了,“你,你是那边派出的细作吧?”

  廖兄微微一笑:我,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农,什么细作粗作,倒是不甚了解。哦,军爷是问“精耕细作”吧?要说耕田种地,小民也算有所了解吧,精耕细作,有利于——

  这廖兄有点侃侃而谈的样子,而那位武官和另一位平民打扮的头领,却有点不耐烦了。原来,那武官所说的“细作”,也就是探子、卧底之类的意思。而这位“廖兄”这番“顾名思义”,大谈特谈农耕技术,自然要让他大为不悦了。

  “这位小哥,你觉得,”那平民打扮的头领就此说道,“我们这个大堂,怎么样呢?”

  那廖兄“这——”了一声之后,却把目光转向那姑娘。

  皱了皱眉头之后,那姑娘缓缓说道:哦,请恕民女孤陋寡闻。但就宽广程度、规模气势来看,也就是县太爷的议政厅了吧?只是,阁下若是县令,为何不着朝廷官服呢?若说这位军爷就是县令,只是,按照朝廷的规矩,县令一职一般由文官担任。这位军爷若想行使县令之职,不知有何依据?民女来自邻县,所言多有不当,尚请二位海涵——

  “这?这——”大堂上的那两个人,一时也说不出什么像点样子的话来。

  原来,这姑娘的这番话,看似轻描淡写,其实却道出了朝廷的相关定制。而这两个人呢,就算有县令的职权,却是没有县令之名了。儒家讲究名正言顺,确实大有深意。

  “哦,是这样的。”再过了好一会儿,那军爷这样说道,“原先的那位县令,跟本将军原本是知根知底的老朋友。前些时候,他因为身体欠佳,不能视事,就想着把本县的事情托付给本将军。本将军要说行军打仗嘛,勉强还可以应付一番,要说地方事务,就只是外行了。于是,本将军推辞再三,不愿接手。后来,这位仁兄就痛哭流涕,要求本将军要以黎民百姓的福祉为重。我,本将军不便再推辞,就跟这位念南兄,免为其难了。受托以来,我们也算尽己所能了。若有什么不当之处,尚请二位指点一番了。”

  那柯姑娘心里暗自发笑:明明就是乘着局势动荡,叛军和叛匪相勾结,将原来的县令挤到一边去了。如此大逆不道之举,偏偏还要说得如此冠冕堂皇!任其发展下去,这个县份,甚至是邻近的几个县份,前景堪忧啊!

  那柯姑娘这样说道:此前的谦让什么的,民女所知有限,故不打算妄加评论。不过呢,正所谓“名不正则言不顺”,两位若想安定人心,还请上报朝廷,由朝廷正式任命,方不负于黎民百姓的厚望。哦,还有一件事情,民女尚要请教一番——

  “这位姑娘,但说无妨。”那位念南兄接过话。

  顿了一下,那柯姑娘不紧不慢地说道:这几年,北方一直动荡不安,朝廷正在群策群力,极力平叛。按说在这种情况之下,在我们南方这一带边陲地区,就算不能为朝廷分忧排难,总不该再大动干戈吧?只是,民女听说,这一带的几个县份,却是大有大战一触即发之势。民女本来也不愿相信的,只是,今天要跟随这位廖兄回家省亲,首先就是城门一带戒备森严,差点就出不了城门。到了那片荒野之地,谁知道又被十几个手持利刃的大汉劫持,后来就到了这儿——

  整个大堂,一时鸦雀无声。

  干笑了几声之后,那位军爷这样说道:这位姑娘如此忧国忧民,令人动容啊!哦,是这样的,我的几个手下请客的时候,胆大妄为,不知礼节,还请你和这位廖兄多多担待,不跟他们一般见识——

  说着,将目光转向那两个领头的汉子。

  那率众参与劫持的两个汉子会意,连忙拜倒在地:“小人有眼无珠,冒犯了两位,还请见谅——”

  这廖兄与这位姑娘自然看得出来,这只是演戏而已,于是,就只是“哼”了一声,算是知道了。

  那念南兄这样说道:嗯,是这样的。我,我和这位军爷虽不敢说有多少经天纬地之才,不过,一向都是以江山社稷、民生疾苦为念的。我们的意思是,邻县的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我们就想着吊民伐罪,光复了这几个县份之后,就相当于把他们解救出来了。然后呢,再按照本县的方式,励精图治,最终使这几个县份的老百姓,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——

  那柯姑娘心里微微一哂:这一下,真是“说得比唱还好听了”!不难想象,这伙叛军与叛匪,平时都是怎样颠倒是非、蛊惑人心的。由此可见,朝廷的平叛之举,确实是迫在眉睫的了。如果不走上这一趟,显然是无法洞悉这一切的。

  “民女,民女只是山野村民,这,这——”这柯姑娘说着,语气透出几分不安与迟疑来。

  再过了一会儿,她的目光,停在了那廖兄的身上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mm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mm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